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

材料二: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郑军已是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           ――以上摘自《康熙统一挡案史料选书籍》

材料三:康熙皇帝……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包括:实行“更名田”制度,还田于民,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

材料四: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名。

材料五:澎湖海战结束后,施琅贯彻康熙帝“因剿寓抚”的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又派人劝说郑克爽投诚。施琅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以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材料六:第二年,康熙帝下诏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蒋毓英担任第一任知府。蒋毓英在任内颇有政绩,使台湾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其政治地位更加重要。―----《大清王朝》

(1)据材料一,你认为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康熙帝对台湾是什么观点?(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简要分析康熙帝最终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六说明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2分)及所起到的作用。(2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08/dfa9da1ea1792fa37f8d59e2251cdf0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文以载道;反映现实,言之有物;不平则鸣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

(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个氮原子、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g•p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