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AB为倾角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BP为圆心角等

题型:计算题

题目:

如图所示,AB为倾角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BP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1m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P、0两点在同一竖茛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 0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 = 2kg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点后(不栓接)释放,物块经过C点后,从C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式中X单位是m,t单位是s),假设物块笫一次经过B点后恰能到达P点,,g取10m/s2。试求:

(1) 若,试求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

(2) B、C两点间的距离x

(3) 若在P处安装一个竖直弹性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火,小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不损失机械能,试通过计箅判断物块在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脱离轨道?

答案:

解:

(1)由,知,物块在C点速度为

设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

(2)由知,物块从C运动到B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物块在P点的速度满足

物块从B运动到P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物块从C运动到B的过程中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3)假设物块第一次从圆弧轨道返回并与弹簧相互作用后,能够回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Q点,且设其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可见物块返回后不能到达Q点,故物块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90~2007年世界国内生产值

1990

2000

2004

2005

2006

2007

世界总计

218773

319492

417324

450539

486267

543470

低收入国家

2633

3703

5188

6002

7016

8103

  最不发达国家

1526

1853

2679

3162

3700

4397

  重债穷国

1341

1447

2072

2383

2760

3253

 中等收入国家

35489

56470

78235

93084

109492

133422

  中下等收入国家

14131

27446

41045

47632

56061

68883

  中上等收入国家

213861

29025

37168

45429

53404

64504

 中、低收入国家

38109

60173

83421

99091

116516

141559

  东亚和太平洋

6671

17182

26579

30554

36333

44381

  欧洲和中亚

10898

9010

16336

20408

24677

31552

  托丁美洲和加勒比

10971

20177

20795

25370

29485

34444

  中东和北非

2654

4315

5320

6142

7062

8287

  南亚

4025

6082

8908

10191

11535

14386

  撒哈拉以南非洲

2974

3414

5462

6390

7378

8429

 高收入国家

180651

259344

333958

351550

369858

401973

  非经合组织成员国

6192

12059

14446

16710

18345

20081

  经合组织成员国

174434

247297

319463

334918

351748

382190


2007年,低收入国家、巾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

A.1:13.48:68.61
B.1:15.25:70.04
C.1:15.08:64.37
D.1:16.47:49.61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