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汉代儒学与春秋战国儒学相比,有了新的发展,其表现有 A.仁、礼,德治 B.仁、义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汉代儒学与春秋战国儒学相比,有了新的发展,其表现有

A.仁、礼,德治

B.仁、义、礼、智,仁政

C.无为、逍遥,小国寡民

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儒学的发展。汉代的儒学在董仲舒的提倡下发展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而A 和B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而C是道家思想,所以选D。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4岁,因“头痛伴恶心1周”来诊。既往间断颜面水肿4年余,未正规治疗。查体:T36.5℃,P100次/min,R20次/min,BP190/90mmHg;中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SCr778μmol/L,血钾6.8mmol/L。肾超声:双肾缩小。拟行血液透析治疗。

关于肾性骨病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提示骨X线片等检查提示肾性骨病。)()

A.控制磷潴留和高磷血症

B.补钙

C.活性维生素D3的应用

D.甲状腺切除

E.防治铝中毒

F.调节透析液成分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病例摘要:男性,62岁,上腹部隐痛一周发生呕血,黑便4小时急诊入院。15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并有反酸,服抗酸药后缓解,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无肝炎病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36.9℃,脉搏130/分,血压60/40mmHg,口唇苍白,四肢冷,淋巴结不大,腹部未见异常。

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后壁溃疡伴活动性出血。在行胃镜检查同时又便血较多,血压再度下降,脉搏细速,肠鸣音活跃。此时应予以哪些处理()

A.去甲肾上腺素静滴及口服

B.输血加冰水灌洗胃

C.插三腔二囊管止血

D.急诊胃手术

E.不考虑手术行胃镜下止血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