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一挡板,挡板的质量为m,一物体沿光滑水平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一挡板,挡板的质量为m,一物体沿光滑水平面以一定的速度撞向挡板,物体质量为M,物体与挡板相接触的一面都装有尼龙搭扣,使得它们相撞后立即粘连在一起,若碰撞时间极短(即极短时间内完成粘连过程),则对物体M、挡板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Mm相撞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而机械能不守恒

B.从Mm粘连后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不守恒而机械能守恒

C.从Mm刚开始接触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而机械能不守恒

D.从Mm刚开始接触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不守恒而机械能守恒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07/77d894c29c721f9b68356e095e57b48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桃花源记(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还家:    (3)无论魏晋:   (4)处处之: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3: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小题4: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