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下关于食品卫生许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题目:

以下关于食品卫生许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B.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C.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

D.从事食品流通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

E.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还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803/a1d88ee2859912926ada60358ccca84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雁冰先生印象记

吴组缃

  直到去年春间,才和雁冰先生识面。

  那是文艺协会的年会上,远远看见台上坐着的,左边一排是几位官儿;右边:有一位穿咖啡色西服的。这人我不认识。请问了别人,别人诧异的说:“你们没有见过面吗?是老茅。”台上光线较弱,那些座椅又堂皇得很,坐在那里的人们被这背景衬着,多少都显出些庄严法相的味儿。这时候的老茅即雁冰先生,也有点这类神圣不可接近的样子。我不喜欢听这种例会上的演讲,只好傻瞪瞪的端详那些台上的“法相”,望来望去。眼睛还是落到这咖啡色西服身上。我潜意识里给雁冰先生摄下一张照片:一个架子不小,神气十足,体格很魁梧,道貌很尊严的影子。

  过了一会,雁冰先生也许是坐得不安起来了,他偷偷从台上的侧门溜了出来,溜到台下人群中,找了个旁边的空位子坐下了。这时候咖啡色身影骤然小了许多,那端严法相也不见了,现出一个清癯的柔弱的脸。他连连眨动着那似乎有点砂眼病的眼睛,从衣袋里模出烟卷,点了火,轻松地,舒适地,但几乎是敛缩地,依在那位子角落里,吸着.这天会散,以群我到会里去住宿,说雁冰先生也住在那里。同路的大约有四五位,一路谈论着为老舍祝贺创作二十年的事。有谁忽然想起来,说:“阿哈!我们早就该给沈先生做纪念了!他比老舍还早呢.岁数怕也要大些?”于是许多人应和着闹起来,有的查问他的年纪,有的计算他从事文艺工作和开始写作小说的年数。雁冰先生现出着急的神气,笑着连说。没有,没有”,害羞的、快步抢到前面,躲开了

  当夜连我只有三个人在房里.雁冰先生把靠桌一张藤椅让给我坐,他自己坐在桌子侧面的小方凳上。我们随便谈瞰他的谈锋很健,是一种抽丝似的,“娓娓”的谈法,声音文静柔和。他老是眼睛含着仁慈的柔软的光,亲切的笑着,任你谈到甚么问题,他都流露出浓厚的兴趣,要接过去说几句。他没有一点架子,也毫无甚么锋芒和尊严。而且,他那套咖啡色西服毫不庄严堂皇,虽然并不破,也很洁净,可是看去至少也是十年以上的旧物了。

  回乡下的头天晚上,又谈起雁冰先生祝贺纪念的事来了。他还是讳莫如深,誓不肯认.睡到床上,我慢慢回忆着,最先,我记起他发表三部曲和《子夜》,轰动了全国的时候,那时我也是为他的观点新颖气魄宏大的作品所动、而对他倾心钦慕的青年之一,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再往前想,记得当我十三四岁刚进中学时,《小说月报》革新,接恽铁樵先生的手作主编的,岂不就是雁冰先生?那至少也有二十四五年了。如此一算,我吃惊的想,先生至少也应该有五十岁了。我很想马上从床上跳起来,把这话告诉大家。但是人都睡静了,我只好暗自兴会着,继续的想。

  抗战发生后,先生编刊《文艺阵地》,以至最近以群负责的《青年文艺》和《文哨》,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先生所培植的现实主义文学,早就大大的繁茂起来了。现在各地风.起云涌的文艺刊物,哪种不是现实主义的面目?谁能否认现实主义文学不是全国以至于全世界文学的主流?于是我又想到,文协的众多朋友,无论所谓“老作家”,或是“新作家”,他们优秀作品的刊登和推荐,没有经过先生之手的,恐怕还是占少数罢?直到现在,他还是一方面努力自己的创作与翻译,一方面热切的关注着创作方面的收获,从他的谈话里,我知道那些随时出刊的作品,很少他没有仔细读过的;而且,以一种似饥若渴的心情,甚至有点宽纵与溺爱的选拔着新人们的作品。

  夜已经很深了,外面下着雨.雁冰先生没有声音的躺着,也不知道他醒着还是睡着。我想对他说点什么,但是到底没敢惊动。我深深叹息了一下,心里说:

  “他不是那庙堂之器,他也不要作那种俨然人师和泥胎偶像。他只是个辛勤劳苦的,仁慈宽和的,中国新文学的老长年和老保姆啊!”

  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八日莲花滩(节选自《情侣名人美文》,有删节)

  【注】①以群,指叶以群,1932年参加左胖子,曾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②长年,指长工。

1.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驾到雁冰先生的咖啡色西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沈雁冰只是“中国新文学的老长年和老保姆”?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4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不考虑发泡剂等类物质)。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甲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甲认为猜想2正确。甲同学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猜想3,选锌粒做试剂。假设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猜想4正确,且最终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_____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