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四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  

——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4分)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视角各是什么?两则材料的各自出发点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8分)

答案:

(1)因素:国际贸易、传教、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倾销商品、资本输出。(每点1分,共4分,答出4点即可)

(2)视角:材料三:着眼于宗教文化(文化角度)(2分);材料四:着眼于社会就业(经济角度)。(2分)

出发点:材料三:维护自身文化和宗教传统(抵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侵蚀、支配)(2分)。材料四:保护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岗位)。(2分)

原因: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2分)

(3)利: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弊: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掠夺性开采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发达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题目分析:本题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如材料一中“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材料二中的“扩大产品销”、“资本输出”等这些词语中概括。第(2)题,视角要从材料中分析,即宗教和经济;其出发点分别与维护自身文化和宗教传统、保护民族经济等相结合;中国加入世贸原因可从中国需要和全球化的角度论证。第(3)题,经济全球化的利可从资源、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等角度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弊可从贫富差距、投机性和风险性、生态危机、自然环境等角度作答。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但是全球化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等超级大国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对自己有力的一面,只要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根据老师提供的以下器材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原理图。

A.电压表V(15V,10 kΩ)

B.电流表G(量程3.0 mA,内阻Rg=10 Ω)

C.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0.5 Ω)

D.滑动变阻器R1(0~20 Ω,10 A)

E.滑动变阻器R2(0~100 Ω,1A)

F.定值电阻R3=990 Ω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选项编号)。

(2)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根据所测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