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4分)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

题型:填空题

题目:

(4分)在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列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中,小烧杯的b是水,广口瓶中的溶液是X、Y、Z溶液的一种.

(1)30℃时,将20g的X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2)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前提下,把Y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 .

(3)把70℃的X、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40℃,此时X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填“>”、“<”或“=”)Z溶液的质量分数.

(4)图乙中,若a是生石灰,试验时发现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___ (填“X”、“Y”或“Z”)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30/ca26823ffa39eaf29cd29be01e23894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5: ABCDB  6-10: CDACD  11-15: CADCB  16-20: ABDCD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

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0.60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可以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请写出计算g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8岁,右上前牙肿痛3天就诊。患儿近半年来右侧经常冷热刺激痛,吃饭痛。偶有自发痛。不用右侧吃饭。一周前右上前牙疼痛加重,3天前牙床肿痛。检查: 型舌隆突处有内陷窝,腐质较软,探窄深。叩诊(+),松动I度。牙龈充血,根尖区牙龈有-/1,脓包,刺破有脓液溢出。x线显示 根周膜不连续,根尖区边缘弥散低密度影像,根尖孔大喇叭口。 龋洞深,探诊无反应,不松动,叩痛(一)。 大面积龋坏,髓腔暴露,叩诊(+),松动I度。牙颈部有瘘管,牙龈充血。x线显示E根分歧及近中根处有低密度影,根周骨硬板消失。 牙根形成1/3,牙囊不连续,上方骨板破坏。

感染来源是()。

A.龋病致牙髓感染

B.牙周感染

C.咬合创伤

D.隐裂

E.畸形舌窝感染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