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美国巨片《风雨者》以太平洋战争中的塞班岛战役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

题型:

题目:

美国巨片《风雨者》以太平洋战争中的塞班岛战役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那么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诺曼底登陆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不列颠之战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30/118ddf251d0f98e144de4f0b00bc846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30分)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

——摘自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对北宋的差役制度作了哪些调整?其目的是什么?(6分)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2)“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开始挪动脚步”是指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谈谈你对该事件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4分)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进程来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历史、重温戊戌》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康有为传》

(3)材料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2分)按照这一视角,说明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的主要理由。(6分)

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4分)中国为进一步完善这个“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2分)

材料五  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1.5%,成功地闯过了价格关。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发现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衡过渡的有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