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

题型:综合题

题目: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为是,尔衙门习学天文历法。满洲官员,务令加意精勤。此后习熟之人方准升用,其未经学习者不准升用。”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1676年谕令)

材料二 论者以古法今法(指西法)之不同,深不知历原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西人守之不失,测量不已,岁岁增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疏密,非有他术也。

——康熙帝《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材料三 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兵力,指挥军队;他邀请传教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康熙纵然走进了无涯学海,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

——摘编自张研《原来康熙》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熙帝在对待西方自然科学的做法。(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康熙“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9分)

答案:

(1)允许外国传教士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自己身体力行;劝导官员学习西学。(9分)

(2)康熙学习自然科学是出于个人爱好,而非取之所用;天朝上国思想浓厚;农耕经济模式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思想的限制;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6分)(答对四点即给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康熙帝对待西方自然科学的做法以及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原因(1)从材料信息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采取了各种措施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比如允许外国传教士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劝导官员学习;(2)康熙帝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经济上是小农经济;思想上受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

试题推荐
题型:补全对话,情景问答
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从方框内的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标号(A、B、C、D、E或F)写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选项中有一个为多余选项。

M: Oh, hi. What is your name again? Since this is only the 2nd day of school, I can't
      remember the students' names yet.
W:   1   I have a hard time remembering names myself.
M: Uh, Karen, right?
W:    2   My mom's name is Karen.
M: Nancy, Okay. I think I heard you were from England.
W: Well, I was born there, but my parents are Americans. I grew up in France.
M:     3  
W: But then we moved here when I was nine.
M:     4  
W: Well, he is a college professor, and he is in Scotland at the moment.
M: How interesting! What does he teach?
W: I have no idea.    5   He teaches chemistry.  

 A.  So,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now?
 B.  It is Okay.
 C. Aha, just joking.
 D. What's your mother's name?
 E.  Oh, a world traveler!
 F.  No, it is Nancy.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中 * * * * 胡 * *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他们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因为(  )

A.没有品德修养就不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思想品德的修养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C.科学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相辅相成

D.思想品德素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