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王某自2014年1月1日承包了某市区的一家招待所,承包期限两年,根据协议在承包期间不

题型:不定项选择

题目:

王某自2014年1月1日承包了某市区的一家招待所,承包期限两年,根据协议在承包期间不变更招待所工商登记,王某每年上交承包费20万元,年终经营成果归王某所有。2015年1月,王某向主管税务机关上报招待所有关纳税资料,账面记录显示:2014年营业收入2000000元,营业成本1200000元,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缴纳110000元,期间费用合计700000元,计算结果为2014年发生亏损10000元。经税务师审核,发现下列问题:

(1)上报的全年营业收入中,少记了营业收入300000元和出租仓库取得的租金100000元。

(2)在成本费用中共计列支工资300000元,其中包括王某每月工资5000元(属于合理范围),当年实际发生职工工会经费7000元、职工福利费50000元、职工教育经费7000元。

(3)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60000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50000元均全部在期间费用中列支。

(4)2014年3月份为其管理部门购入固定资产6台,成本60000元,当月安装投入使用,企业将其成本一次性列入管理费用。(按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使用期限5年,残值率5%)

(5)2014年12月份因管理不善损失一批库存原材料,其购入时的含税金额为117000元,同时被消防部门罚款10000元,取得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款80000元。以上事项未在账面上反映。

(6)另外,王某2014年6月份购买某上市公司股票,2014年取得股息50000元,并于当年12月份卖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以及原材料损失合计()元。

A.299000

B.347000

C.292000

D.282000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1.工资允许按实际支付的数额在税前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300000×14%=42000(元),实际支出职工福利费50000元,所以只允许扣除42000元;工会经费扣除限额=300000×2%=6000(元),实际支付7000元,所以只允许扣除6000元;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300000×2.5%=7500(元),实际支付7000元,所以允许按7000元扣除;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和三项经费合计为:300000+42000+6000+7000=355000(元),实际支付300000+50000+7000+7000=364000(元),调增9000元。

2.选项A,管理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应通过专项申报的方式扣除;选项D,王某的工资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扣除。

3.营业收入=2000000+300000+100000=2400000(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60000元,60000×60%=36000(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400000×0.5%=12000(元),所以只允许扣除12000元,需调增60000-12000=48000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2400000×15%=360000(元)>实际发生数250000(元),所以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据实在税前扣除。损失的原材料,按账面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扣除获得的保险赔款后的净额在税前扣除,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损失金额=117000-80000=37000(元)。被消防部门处罚的10000元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当年在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以及原材料损失合计=12000+250000+37000=299000(元)。

4.将购置固定资产费用通过管理费用中一次扣除,不符合规定,根据税法规定当年可扣除折旧为:60000×(1-5%)/(5×12)×9=8550(元),所以调减管理费用60000-8550=51450(元)。招待所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00+300000+100000-(300000+100000)×5%×(1+7%+3%)+9000+51450+48000-37000=439450(元)应纳企业所得税=439450×25%=109862.5(元)。

5.2014年招待所的税后会计利润=2000000+400000-400000×5%×(1+7%+3%)-1200000-110000-(700000-51400)-37000-10000-109862.5=262587.5(元)根据承包协议,王某得到的承包收入为262587.5-200000=62587.5(元);2014年王某可以扣除的费用-3500×12=42000(元)王某当年承包所得应纳税所得额=62587.5+5000×12-42000=80587.5(元)。

6.王某承包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80587.5×30%-9750=14426.25(元)股息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0×50%×20%=5000(元)2014年王某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4426.25+5000=19426.25(元)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在化学分析中,为了测定某试样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反应原理为:5Fe2+ +8H+ + MnO4-=5Fe3+ +Mn2+ +4H2O。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Mr(Na2C2O4)=134.0]进行标定,反应原理为:5C2O42- +2MnO4-+16H+=10CO2↑+2Mn2+ +8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粗配浓度约为1.5×10-2 mol· L-1的高锰酸钾溶液500 mL。

步骤二:称取Na2C2O4固体m g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用步骤一所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从而可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经标定c(KMnO4)=1.6×10-2 mol·L-1

步骤三:称取FeSO4·7H2O试样1.073 g,放人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步骤四: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步骤三所配样品溶液,达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48.00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__。

(2)步骤二中需要对m的大致值进行预估,你预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操作滴定管的以下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4)步骤二的滴定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溶液褪色明显变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5)请设步骤二中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表格__________(不必填数据)。

(6)国家标准规定FeSO4·7H2O的含量(w):

一级品100. 5%≥w≥99.50%;

二 级品100.5%≥w≥99.00%;

三级品101.0%≥w≥98.00%。

试判断该试样符合国家___________级品标准。

(7)测定试样中FeSO4·7H2O的含量时,有时测定值会超过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