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根据以下情境,完成(1)-(3)题。 《厦门晚报》报道:从本学期起,厦门市选择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根据以下情境,完成(1)-(3)题。

  《厦门晚报》报道:从本学期起,厦门市选择18所小学、10所幼儿园进行闽南话教学试点,本试点涵盖1万多名学生,目的是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今年下半年,闽南话教学进课堂活动将继续扩大试点学校,争取用三至四年时间逐步在全市各中小学推广。

  方言进课堂究竟有无意义?网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甲认为,许多厦门孩子不懂闽南话已成普遍现象,而挽救闽南文化这个“活化石”就需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网友乙认为,厦门应该提倡闽南语,闽南语(厦门老市区)腔调面临消亡,应该给闽南语留点生存空间。

  网友丙认为,坚决反对闽南语进课堂!理由是:以博大精深的闽南语为支柱的闽南文化,是璀璨中 * * 文化的重要一支,闽南话不会消亡。进课堂,除了增加学生的负担还有多大的意义?

(1)网友甲、网友乙和网友丙争论的焦点是(  )

A.闽南语要不要进中小学课堂。

B.厦门市将在小学和幼儿园进行闽南话教学试点。

C.闽南文化是璀璨中 * * 文化的重要一支。

(2)下面说法和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从本学期起,厦门市选择18所小学、10所幼儿园进行闽南话教学试点。

B.今年下半年,闽南话教学将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推广。

C.许多厦门孩子不懂闽南话已成普遍现象。

(3)假如你是网友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9/15bd12c4c67c683a77f501709aeb5af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3分)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4分)(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