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也。曾祖绾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也。曾祖绾,为莱州胶水令,因家焉。齐少孤,依外家刘氏。举进士第一。仪状俊伟,举止端重,真宗见之,顾宰相寇准曰:“得人矣。”诏金吾给七驺,传呼以宠之。状元给驺,自齐始也。

  钱惟演守河阳,请曲赐镇兵钱,章献太后将许之。齐曰:“上新即位,惟演外戚,请偏赏以示私恩,不可许。”遂劾奏惟演。太后大出金帛修景德寺,遗内侍罗崇勋主之,命齐为文记之。崇勋阴使人诱齐曰:“趣为记,当得参知政事矣。”齐久之不上,崇勋谗之,罢为龙图阁学士、知河南府。

  太后崩,遗诏以杨太妃为皇太后,同裁制军国事。阁门趣百官贺,齐使台吏毋追班,乃入白执政曰:“上春秋富,习知天下情伪,今始亲政事,岂宜使女后相踵称制乎!”

  有飞语传荆王元俨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者,捕得系狱,连逮甚众。帝怒,使齐按问之。齐曰:“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帝悟,遽释之。

  蜀大姓王齐雄坐杀人除名。齐雄,太后姻家,未更赦,复官。齐曰:“果如此,法挠矣!”明日,入奏事曰:“齐雄恃势杀人,不死,又亟授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帝曰:“降一等与官可乎?”齐曰:“以恩废法,如朝廷何!”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

  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迭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年五十二,赠兵部尚书,谥日文忠。颍人见其故吏朱宋会丧,犹号泣思之

  齐方重有风采,性谦退,不妄言。有善未尝自伐。丁谓秉政,欲齐附己,齐终不往。少与徐人刘颜善,颜罪废,齐上其书数十万言,得复官。颜卒,又以女妻其子庠。所荐庞籍、杨偕、刘随、段少连,后率为名臣。始,齐无子,以以子延庆为后。既殁,有遗腹子日延嗣。(节选自《宋史·蔡齐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记,当得参知政事矣/趣:通“促”,赶快     

B.使齐问之/按:遗照     

C.与齐议帝前/迭:轮番     

D.蜀大姓王齐雄杀人除名/坐:因犯……罪或错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齐刚正廉明,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

①请偏赏以示私恩,不可许   

②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     

③齐久之不上,崇勋谗之     

④岂宜使女后相踵称制乎     

⑤以恩废法,如朝廷何     

⑥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齐不畏权势,仗义执言。钱惟演驻守河阳,请求朝廷额外给他增加一些钱饷,章献太后拟准奏,蔡齐上表弹劾钱惟演。

B.蔡齐正直清明,品质高洁。太后修景德寺,命蔡齐作文记述此事,罗崇勋暗中使人引诱,可是蔡齐却不为名利所动,迟迟不肯为之撰文。

C.蔡奇处事公正,据理力争。太后的姻亲齐雄,未经赦免,便恢复官职。蔡齐坚决反对,皇帝欣然听从,最后让齐雄抵罪。

D.蔡齐庄重而有风采,性格谦逊退让,从不妄言。有善从不自夸。丁谓执政,想要蔡齐依附自己,蔡齐最终也没能如他所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     

①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   

译文:___                                                                            _     

②颍人见其故吏朱窠会丧,犹号泣思之。   

译文: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e8cebc91fe1b1f6e11c1f966894602b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题目分析: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公式可知,在质量和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吸热跟比热容是正比。由图像可知,甲物质在10...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种新型飞机发动机的广告称:实验表明,其安全性明显高于旧机型发动机,只是燃料消耗略高。去年,两种发动机同时销售,结果旧型发动机的销售明显高于新型发动机。这说明,飞机发动机的购买者并不把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依据以下哪项原则,最有助于反驳上述论证

A.所陈述的是事实,并不等于这个陈述广为人知。
B.所陈述的是事实,并不等于所陈述的事实被广泛认同。
C.所陈述的是事实,并不等于该事实最重要。
D.所陈述的是事实,并不等于其他陈述就不符合事实。
E.所陈述的是事实,并不等于未经陈述的就不是事实。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