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5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5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也退,故进之——退:退缩

B.旧令尹之,必以告新令尹——政:政事

C.由也兼人,故退之——兼人: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情

D.弃而之——违:离开

2.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求退,故进之——师道之不传久矣

B.旧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皆美于徐公

C.未知。得仁——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一邦——二虫,又何知

3.下列各句中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句是(     )

A.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B.三已之,无愠色

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D.赤也惑,敢问

4.下面对于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B.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因此我们对于孔子的话,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教条地去照搬照用。

C.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白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

D.在孔子看来,“忠”和“清”只是“仁”的一个方面,仅有“忠”和“清”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不能被称为君子。

5.翻译下列各句。

(1)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dad8e863c615c9c9a7f10a08c38f483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根据公式Q=cm△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较小的是b,所以b直线表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进程;由图象知: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12℃时,a液体用时4...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一

中国地图

材料二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世界,中国政府决定加大国内投资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开工建设“沪昆”高速铁路。

(1)李明同学听说纬度越高的地方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如果他想去我国黑夜最长的地方,最好去ABCD四省中的     省区(填字母)。(1分)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省区(填字母)。(1分)

(3)“沪昆高速铁路”中的“沪”指的是图中的           (填数字);“昆”指的是图中的           (填数字)。(2分)

(4)M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也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家住山南汉中市(图中③)的刘丽同学春节期间到山北西安市(图中④)看望姑妈,她发现西安与她的家乡有很大差异,你知道有哪些差别吗?(列举三项即可)(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