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而侣韵士于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余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曰:“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1.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余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

3.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首层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a03f0955b0eea2e3d946b199b2a9539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物理意义是:1kg沙石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是0.92×103J.故答案为:1kg沙石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是0.92×103J.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人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俊迈雅洁,尤工七绝;杜牧的诗清新典雅,长于抒情,以七律为主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