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夭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而雨,何也:________

(2)水火不积,则晖润不:________

(3)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方式及意义。

(1)大天而思之:_______

(2)孰与物畜而制之:_______

(3)孰与骋能而化之:________

(4)思物而物之: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自然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960e22afd966b3d1c0f13dcc173864d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通常比热容要发生变化.故选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媒体工具的出现;而随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全面推出3G业务,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手机电视、视频通话、手机上网等,因此对手机信号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促进了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案例说明()

A.设计创新与技术发展无关

B.设计创新与技术发展有紧密联系

C.设计创新阻碍了技术发展

D.技术发展阻碍了设计创新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