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余,”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知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节选自《韩非子新校注》。略有改动。)

【注】  ①臞:同“癯”。②板:筑墙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 擿:掷,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处女子之色,无于治/害:妨害

B.其身则可/体:实践

C.讴癸,行者止观/倡:倡导

D.王试其功/度:衡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主听言也美其辩/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文而忘有用/与时俯仰,以通狂惑

C.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于其身也,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癸/燕王欲结君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答: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答: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答: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7873fb4dd1fd7bc6c42738f0f4c6c90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比热容较大题目分析:冬天,我们用于取暖的“暖气”一般都是以水为传热介质.以水为传热介质的最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使室内温度升高的多点...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6岁,因“突发高热、抽搐2d”于7月初来诊。食欲差,尿、粪正常。查体:BP90/60mmHg;意识欠清,心、肺、腹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阳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根据患儿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目前考虑可能的疾病有()

A.肠道病毒性脑膜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性菌痢

E.播散性脑脊髓膜炎

F.感染中毒性脑病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