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材,字大用,弘治十二年进士,勤敏有异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材,字大用,弘治十二年进士,勤敏有异政。为嘉兴知府,调杭州。田租例参差,材为酌轻重,立画一之法。迁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去。嘉靖初,起补云南。土官相仇杀累年,材召其酋曰:“汝罪当死。今贳汝,以牛羊赎。”御史讶其轻,材曰:“如是足矣,急之变生。”诸酋衷甲待变,闻无他乃止。历贵州、广东布政使。吏民输课,令自操权衡,吏不得预。时天下布政使廉名最著者二人,材与姚镆也。

  后改户部,遂代邹文盛为尚书。自外僚登六卿,不满二载。自以受恩深,益尽职。时修建两宫、七陵,役京军七万,郭勋请给月粮冬衣。材言非故事,不予。勋怒,劾材误公。帝诘责材竟如勋奏勋复建言三事请开矿助工余盐尽输边漕卒得携货物材议不尽行勋益怒。

  材初为户部,值帝勤政,力祛宿弊,多见从。及是屡忤权幸,不得志,乃乞改南。为给事中周琬所劾,下吏部,尚书许赞等请留之。帝不悦,令与材俱对状。材引罪得宥,而赞等坐夺俸。材由此失帝意。考尚书六年满,遂令致仕。明年,户部尚书李廷相罢。帝念材廉勤,大臣亦多荐者,乃召复故官。三掌国计,砥节守公如一日。其秋,考察京官,特命监之。有大狱不能决,又命兼掌刑部事。帝叹曰:“尚书得如材者十二人,吾无忧天下矣。”

  时大工频兴,役外卫班军四万六千人。郭勋籍其不至者,责输银雇役,廪食之供视班军。材坚持不予。勋劾材,帝命补给。勋又以军不足,籍逃亡军布棉折饷银募工。材言:“今京班军四万余,已足用,不宜借口耗国储。”帝从其奏。勋益怒,劾材变乱旧章。醮坛须龙涎香,材不以时进,帝衔之。遂责材沽名误事,落职闲住。归,旋卒,年七十一。

  当嘉靖中岁,大臣或阿上取宠,材独不挠,以是终不容。自材去,边储、国用大窘。世宗乃叹曰:“材在,当不至此矣。”(节选自《明史·梁材传》)

  [注]①衷甲:在衣服里面穿上铠甲。②外卫班军:在京城外卫班值勤的军队。③醮坛:斋戒而行祭礼的祭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忧去——寻:借机,寻机

B.材引罪得宥,而赞等夺俸——坐:犯罪,获罪

C.材不以时进,帝之——衔:怀恨,怨恨

D.自材去,边储、国用大——窘:窘迫,缺乏

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材酌轻重,立画一之法/给事中周琉所劾

B.诸酋衷甲待变,闻无他止/不得志,乞改南

C.进按察使。寻忧去/勋又军不足,籍逃亡军布棉折饷银募工

D.秋,考察京官/帝其奏。勋益怒

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梁材“不阿上取宠”的一组是(     )

①吏民输课,令自操权衡,吏不得预。

②材初为户部,值帝勤政,力祛宿弊。

③时修建两宫、七陵,役京军七万,郭勋请给月粮冬衣。材言非故事,不予。

④材引罪得宥,而赞等坐夺俸。

⑤材言:“今京班军四万余,已足用,不宜借口耗国储。”

⑥醮坛须龙涎香,材不以时进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材在杭州任职时,当时官田租税定的或高或低很不统一,他就斟酌实际情况订立了统一标准。

B.梁材由于政绩显著,不到两年时间就由一个地方官员调升为户部尚书,他心怀感激,以尽忠职守来报答皇恩。

C.梁材处事刚正,力除弊端,因此也触犯了一些朝中权贵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受到弹劾和中伤,被罢免了尚书的官职。

D.梁材被重新起用为户部尚书后,他并没有改变自己处事刚正、为国理财护财的作风,也因此再次得罪了郭勋,并因为没有按时进龙涎香一事引起皇上不满,被免了官。

5.用“/”给文段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帝 诘 责 材 竟 如 勋 奏 勋 复 建 言 三 事 请 开 矿 助 工 余 盐 尽 输 边 漕 卒 得 携 货 物 材 议 不 尽 行 勋 益 怒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郭勋籍其不至者,责输银雇役,廪食之供视班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臣或阿上取宠,材独不挠,以是终不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75f0f59c4a20d2093bbdece0ac71e3d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在本题中酒精被倒去了一半,改变的只是酒精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和状态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它的特性:比热容和热值都是没有发生改变的.故选D.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