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古文观止》卷之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其所以微其意者——见:表现。

B.是以百战百胜,而用其锋——轻:轻率。

C.养其全锋而待其——敝:通“弊”,弊端。

D.不其志气——称:相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势未可乘/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

B.而归臣妾吴者/多市人之言语

C.而命仆妾之役/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D.而状貌乃如妇人女子/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亮出中心论点,即“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有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之分。

B.张良一生可写可论者甚多,作者只选取圯上受书和辅佐高祖两桩,前者说明张良之“忍”的难能可贵,后者强调张良之“忍”的巨大作用,选材紧扣题旨,行文不枝不蔓。

C.对张良“圯上受书”之说,作者大胆“翻案”;一是除去“圯上老人”身上的神奇诡异之气,二是指出老人“其意不在书”,而在折其刚锐之气,使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

D.这篇散文言简意赅,分析透彻,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用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6ec17480a54c9bdc39f5e3603dbfab5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解:(1)Q吸=cm△ t.............................................. 1分 =4.2×103J/( kg·℃) ×1kg×(90℃-60℃)=1.26×105J .......... 1分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选词填空。     

刻苦  辛苦  艰苦  困苦

1.任何艰难(     )都不能动摇郭晶晶的决心,她经过(     )的训练,终于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2.妈妈在环保局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扫街道,很(     )。

3.在战争年代,生活很(     ),但是我们的战士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密切  亲密  亲切 

4.老师(    )的话语温暖了我那颗受伤的心。 

5.小明是我最(     )的朋友。 

6.空难发生后全国人民(     )关注事态的发展。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