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荣,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①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②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③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④,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⑤,闻而泣曰:“昔先 * * 至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⑥,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⑦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沉没也。(选自《望溪文集》)

  【注】①流贼: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诬称。②摄山:山名,在江苏江宁县东北。③楮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④贰之:重抄一本成为两份。⑤革:危急。⑥亲身之椑:贴身之棺。古人的棺椁有好几层,棺为最里层的棺。⑦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文龙卒反 将:率领

B.先生则躬汲 樵:木柴

C.平生亲故,夙良材 市:购买

D.顾视从孙某,易棺 趣:催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文本相高 ②王好战,请战喻

B.①日至兹山,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②顺流东行,至于北海

C.①已市二瓮,下棺,并藏焉 ②位卑足羞,官盛近谀

D.①从孙某以书诣郡 ②郯子之徒,贤不及孔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云先生的父亲张可大在明朝末年曾担任登莱总兵,后来死于毛文龙反叛一事;白云先生也因为父亲卓著的战功被朝廷任命为锦衣卫千户长。

B.三楚、吴越的前朝遗老多立名义,以文章经术相互标榜,白云先生却隐居山中,闭口不谈《诗》《书》,以致来到山中的显贵都不知道山中有这么个人。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当地的后学者有所启发,守护珍藏白云先生遗留下来的丰富的著作并传布它,不要使这些著作湮灭失传。

D.文章选材详略得当,对于白云先生的身世、经历着墨不多,对白云先生著书数百卷,但不想流传于世等事件则写得较详细,这样更能突出白云先生的性格特征。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27434b868ee377562bbca2ca47f6f4d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故答案为:相同;不同;特性.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4分,共20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选自《渔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也善:擅长

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者也待:依赖

C.新沐者必冠,新浴者必振衣弹:拍打

D.屈原放,游于江潭既:已经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彼其世,未数数然也何故至

B.宋荣子犹然笑之圣人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

C.彼奚适也彼恶乎待哉

D.众人皆醉我独醒,是见放 而彭祖乃今久特闻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自令放为?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C.此小大之辩也。

D.以为莫己若也。小题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像宋荣子和列子这样的人之所以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无己”。

B.渔父和屈原的价值冲突体现为面对浊世是坚持理想还是顺势变通。

C.逍遥游的状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但却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D.《渔父》中的“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与《逍遥游》中的“圣人无己”有异曲同工之妙。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4分)

译文: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改革立法制度与方式,举行立法听证会,向社会征求立法项目和意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由此可见[ ]

①国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宗旨的直接体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