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七年级某班创办了一个“与狼共舞”的网站,希望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狼,目前已经设立了

题型:问答题

题目:

  七年级某班创办了一个“与狼共舞”的网站,希望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狼,目前已经设立了几个栏目。请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栏目名称。

(1)①王者的魅力:收集狼的图片及生活习性。

         ②__________:介绍狼的恶劣生存状态。

(2)狼是凶残的,狼在牧区经常危害羊群,也常有狼伤害人类的事情,那么是否可以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1867ee630db99e79da20df94bccea50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
B.五亩之宅,之以桑(树:树木)
C.七十者帛食肉(衣:yì,穿)
D.鸡狗彘之畜(豚:小猪彘:猪)
2.下列加粗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五亩之宅,树以桑    申之以孝悌
B.请战喻    斧斤时入山林
C.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3.下列各组织中最能反映孟子“王道”之成观点的是(     )
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⑦
D.③④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提出的措施,比上一段提出的措施更前进了一步。
B.最后一段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暴政,摆出事实,揭穿谎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了比喻进行驳斥。
C.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一句可知当时年成确实不好,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D.结尾一句与开篇的“民不加多”照应,而且回应了梁惠王的疑问。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