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倪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每月十五日

B.今者暮——薄:迫近

C.蒙茸——披:拨开

D.攀栖鹘之巢——危:高

2.下列省略句的补充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余)步自雪堂  

B.(客)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C.盖二客不能从(余)焉

D.(道士)过临皋之下

3.对《赤壁赋》《后赤壁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赤壁还是那个赤壁,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境界。

B.《赤壁赋》字字秋色,《后赤壁赋》句句冬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C.《后赤壁赋》登山情景可惊可怖,与《赤壁赋》风月水光的安谧幽静形成鲜明的对照。

D.《赤壁赋》是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发表的一篇议论;《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的故事抒发超脱的情怀,写的都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8/096f8d97feb6e8fb42c14788e8d951d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铜的比热容是3.9×102J/(kg•℃),是指1kg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3.9×102J;若把一铜块切掉一半,其质量变小,但比热容不变,仍为3.9×102J/(kg•℃).故答案为:1kg铜温度每升...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在学习“法的起源、法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同学小段和小吴进行讨论,小段认为:①奥古斯丁是法律神创说的最早提出者;②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国家的产生、权利义务观念的形成和司法的出现是法律形成的标志;③美国学者昂格尔将法分为自治型法、普遍注意型法、管理型法。小吴认为:①根据美国庞德的说法,法的发展共有五个阶段:原始的法、严格的法、17、18世纪的衡平法和自然法、成熟的法、社会的法;②马克思韦伯把历史上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③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过程是立法主导型的,但作用有限。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A.小段①和小吴①

B.小段②和小吴②

C.小段③和小吴③

D.小段②和小吴③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