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③,公与监军使燕④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 * * 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注】①三王:指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书舍人,太原人。③浃和:和睦。④燕:通“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壮:认为……豪壮

B.以为当得躬大府——诣:到……去

C.修于庭户数日之间——令:美德

D.而吾州乃无一事可而行者——假:请假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未得造观”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

①系官于朝

②以言事斥守揭阳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闻名遐迩,作者从年少时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胜景观。

B.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

C.王仲舒修缮滕王阁没有劳民伤财,作者对此务实精神持肯定态度。

D.本文在写法上没有正面描写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7/9035011f4112f32f9403afbce1b24e0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不正确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物体温度升高了,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故B不正确C、物体温度降低,分...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论语〉十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填写)

4、从选文中摘出两个现在仍然在用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上面文段,请你谈谈懂得了哪些学习方法或者哪些修身做人的道理?(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材料题

90年艰苦卓绝,90年荣绕辉煌。90年来中 * *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 * * 自强不息、实现复习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中共一大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开国大典
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革命历程,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这些历史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 * * 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中取得巨大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整理了以下四组资料: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了《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③一五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相继开工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④1953年12月,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

(2)请将以上材料的序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

属于法制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对外交往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科学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图一: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图二:《瞭望》封面:续写“深圳传奇”

(3)材料三图一中反映的是1979年秋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景象,这种结果源于哪一做法的实行?小岗村的做法对中国社会农村改革有何影响?图二中提到的“深圳传奇”被创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