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山东省莱芜市2009届高三二模(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汤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山东省莱芜市2009届高三二模(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

康熙十七年,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方廷推,上曰:"今以道学名者,言行或相悖。朕闻汤斌有操守,可补江宁巡抚。"十月,上南巡,至苏州,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

初。余国柱为江宁巡抚,淮、扬二府被水,国柱疏言:"水退,田可耕,明年当征赋。"斌遣覆勘,水未退,即田出水犹未可耕,奏寝前议。二十四年,疏言:"苏、松土隘人稠,而当大省百馀州县之赋,民力日绌。恳将苏、松钱粮各照科则量减一二成。"

淮、扬、徐三府复水,斌条列蠲赈事宜,请发帑五万,籴米湖广,未俟诏下,斌赴诸州县察赈。疏闻,上命侍郎素赫助之。常州知府以失察属吏蒋调,斌察其廉,奏留之。

斌令诸州县立社学,讲《孝经》小学,禁妇女游观,胥吏、倡优毋得衣裘帛,毁淫词小说。苏州城西上方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鹜。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愱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

二十五年。上为太子择辅导臣,廷臣有举斌者。将行,吴民泣留不得,罢市三日,遮道焚香送之。二十六年五月,不雨,灵台郎董汉臣上书指斥时事,语侵执政,下廷议,明珠惶惧,将引罪。大学士王熙日:"市儿妄语,立斩之,事毕矣。"斌后至,国柱以告。斌曰:"汉臣应诏言事无死法。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吾辈当自省。"上卒免汉臣罪。明珠、国柱愈恚,摘其语上闻,并摭斌在苏时文告语,曰:"爱民有心,救民无术",以为谤讪,传旨诘问。斌惟自陈资性愚昧,愆过丛集,乞赐严加处分。斌适扶病入朝,道路相传,闻者皆泣下。江南人客都下者,将击登闻鼓[注]讼冤,继知无其事,乃散。未几,疾作,卒,年六十一。

【注】登闻鼓: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中央申诉。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力:耕作

B.明珠、国柱愈恚恚:怨恨

C.遮道焚香送之  遮:阻拦

D.愆过丛集  愆:指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以道学名者,言行或相悖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尔当使之去奢返朴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①木者焚之,土者沉之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①继知无其事,乃散。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宁巡抚空缺,朝中大臣已推荐了合适的人选,但皇帝认为汤斌和其他凭借道学出

名的人不一样,他有操守,因而让汤斌担任了江宁巡抚。

B.汤斌体察民情,在担任江宁巡抚时,他曾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所属州县赋税,请求拨

发救灾银两,并亲自前往州县视察灾情。

C.汤斌关心民生,深得民心,他将要前往京城担任太子的辅导大臣,吴地百姓哭泣挽

留,没有成功,于是停市三天,拦路焚香为汤斌送行。

D.汤斌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灵台郎董汉臣指责时事,触及当权,有朝臣主张将董汉

臣斩首,汤斌据理力争,终使董汉臣免罪。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斌遣覆勘,水未退,即田出水犹未可耕,奏寝前议。(4分)

②常州知府以失察属吏降调,斌察其廉,奏留之。(3分)

③斌适扶病人朝,道路相传,闻者皆泣下。(3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6/95d1b13948864bd24af59e8cf547672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做功 热传递题目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古代人们就运用了“钻木取火”技能,这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烤火取暖”又...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小李,分配到一中学教高中化学。他每节课尽心尽责讲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老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他们无法接受;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小李老师回到办公室经常向老教师诉苦:“那些学生真笨,无论我讲多少遍,他们还是学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呢”
请你运用相关教育学原理分析案例中这一现象,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来帮助小李老师解决问题。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