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于襄阳书① 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之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来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这是韩愈所写的一封请求引荐的信。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

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於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韩愈以郭隗自比,用谦逊的口气希望得到提拔。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休光休:美好

B.未始不相须也相须:互相依赖

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负:仗恃

D.未尝干之干:从事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B.然而千百载乃相遇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

D.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引导者。

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相须”。

D.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的人。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5分)

(2)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5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6/90fff142de46e6ae5ee635746c1d105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题目分析:材料内容与日本的崛起无关,所以B项错误。欧盟成立于1995年,所以在材料上不符合,C项错误。D项内容表述不全面,它只是美国调整美欧关系的一个原因,所以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A项。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小题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