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曾参不受鲁君邑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②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说:“请你用这个修补衣服吧。”

(2)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

关键词:焉 畏人 不我骄也(倒装) 

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试题推荐
题型: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⑴ 依据材料一,分析1830年到1870年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

⑵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铁路运输艰难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