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邓元义妻 后汉南康邓元义,父伯考为尚书仆射。元义还乡里,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邓元义妻

后汉南康邓元义,父伯考为尚书仆射。元义还乡里,妻留事姑,甚谨。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日困,终无怨言。时伯考怪而问之,元义子朗时方数岁,言母不病,但苦讥耳。伯考流涕曰:“何意亲姑,反为此祸?”遣归家,更嫁为应华仲妻。仲为将作大匠,妻乘朝车出,元义于路旁观之,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他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其子朗,时为郎,母与书,皆不答,与衣裳,辄以烧之。母不以介意。母欲见之,乃至亲家李氏堂上,令人以他词请朗。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母追谓之曰:“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耶!”因此遂绝。  (选自干宝《搜神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伯考怪而问之   怪:责怪

B.羸露日困,终无怨言   羸露:瘦弱得露出骨头

C.母与书,皆不答   答:回信

D.令人以他词请朗   他词:托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元义子朗时方数岁,言母不病,但苦讥耳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俯

B.①此我故妇,非有他过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C.①与衣裳,辄以烧之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①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元义妻贤惠的一组是(   )

①妻留事姑,甚谨    ②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   ③羸露日困,终无怨言   ④遣归家,更嫁为应华仲妻    ⑤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   ⑥母不以介意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元义妻被休,仅仅是因为“姑憎之”,毫无道理可言,妇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B.邓元义妻被婆婆虐待得瘦弱不堪,邓元义起初以为她病成那样,他儿子邓朗虽然才几岁,也知道母亲不是生病,而是因为饥饿。

C.邓元义妻离开邓家后时常想念儿子,又是写信,又是送衣服,并想方设法见到儿子,但儿子的态度让她失望,最后便断绝了往来。

D.邓朗幼时尚能同情母亲,长大为官后却变得冷酷。由此可见,封建礼教不仅压迫妇女,也毒化了社会风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意亲姑,反为此祸?

②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耶!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6/51baec0349a1e616c999f12865c3f1c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2)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把能量传给棉花团,棉花团温度升高,到达着火点,燃烧起来.(3)在此实验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棉花的内能,即结论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
一批由同种原料织成的布,用5种不同的印染工艺处理后进行缩水率试验。已知每种印染做4次试验,并由测试结果计算得到方差分析的主要结果,如表2.1-7所示。

表2.1-7 方差分析表

来源偏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和FF0.95(4,15)

因子A

误差e

SA=46.24

Se=48.37

11.56

3.225

3.583.06
总计TST=94.6119

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问题:

因子A(印染)的自由度( )。

A.fA=4

B.fA=5

C.fA=15

D.fA=2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