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害之而反利 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害之而反利

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②,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③。门者止之曰④:“天下探之不穷⑤,我将出子⑥。”阳虎因赴围而逐⑦,扬剑提戈而走⑧,门者出之。顾返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⑨,攘祛薄腋⑩。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⑾,而乃反伤我⑿,宜矣,其有此难⒀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出之门,使有司⒁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⒂,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⒃。

《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

①阳虎:《论语》作阳货,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为乱:作乱;造反。②匝:周;圈。围三匝:即围了三层。③伯:通“迫”,接近。颐:面颊。④门者:守卫城门的人。⑤探:求。天下探之不穷:意思是说,天地广大,到处都可以躲藏。⑥出:放走。⑦赴:奔走。逐:追逐。赴围而逐:即随着围他的人群奔走,乘机突围。⑧戈:古代兵器的一种。扬剑提戈而走:持剑提戈逃跑。⑨顾返:转身走回来。取:捉住。此句是说,阳虎又跑回来捉住放他出走的守门人,并用戈来戳他。⑩攘祛薄腋:捅进袖口,直向膈肢窝里刺去。⑾蒙死被罪:冒着杀头治罪的危险。⑿而:你。⒀宜矣其有此难也:你有这场灾难是应该的。⒁有司:有关的官员。拘:捕;逮捕。⒂被:蒙受。⒃害之而反利:祸福无常的观点。守门人放走阳虎出于好心(对阳虎来说),反受阳虎刺伤;放走阳虎有罪,反而得重赏。故说害之而反利。

小题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

(2)顾返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

(3)我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宜矣,其有此难也。

小题2:阳虎刺伤放他出城的守门者,最恰切的原因是()

A.怕门者揭发

B.怕门者受罪

C.鲁军有得者重赏、失者重罪之令

D.杀人灭口小题3:门者为什么肯冒死就阳虎?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6/40f1a9aa7084d77d254868bb5ae108c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当把食品放入电冰箱后,食品的能量传递到冰箱,使食品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种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叫做热传递;故选A.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被贬黄州,流放岭南,一次一次的打击不但没有击垮苏东坡,而且使他更加乐观,更加旷达,更加圆融地对待人生与世界。

B.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C.他取得了好成绩固然值得大家高兴,但我们不能因为成绩好就连他的错误也一笔抹杀了。

D.仰望天空,舒卷的云朵姿态万千,有的像抖动的锦缎,有的像飘拂的轻纱,有的像奔腾的江河,无不惟妙惟肖。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