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涣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  涣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①,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 * * 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 * * 伏②。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③。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桉于路④。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注】

①功曹:汉代辅佐州、郡长官办事的官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等。②擿:(tī),揭发 ③醊:(zhuì),祭祀时用酒酹地。④槃桉:“槃”即盘,“桉”即碗。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州举茂才            举:推荐、推举

B、迁兖州刺史          迁:调动官职,升迁

C、以简贤选能          简:选拔

D、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坐:因为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太守陈宠功曹

A.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C.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以简贤选能②又能以谲数发擿 * * 伏

B.  ①商人露宿于道②得复见 * * 于此

C.  ①悉诛之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D.  ①其有放牛者②其冤嫌久讼

4、将下面几句话分编为四组,能表现王涣为人品格高尚的一组是

①涣少好侠,尚气力    ②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③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④得宽猛之宜’

⑤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焕年轻时,喜好行侠仗义,结交强悍轻捷之人,老年时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学习儒学、《尚书》、律令,谋划干大义之事。

B.王涣任温县县令时,严惩 * * 猾之徒,达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C.王换任洛阳令时,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公平,处理案件宽严适宜,对多年积压的冤案,能弄清真相,消除大家疑点;同时又善于斗争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

D.王涣死后,百姓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幼共同集资前去祭奠,人数多达数千人。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州举茂才,除温令。

(2)  其政化怀物如此

答案:

1.D

2.B

3.C

4.A

5.A

6.(1)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2)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

1、D(正确为“因犯……罪”)

2、B“做、担任”(A“变为、成为”,C“给、替”,D“是”)

3、C(A“用”,B“在”,C①代词“他们”②结构助词“的”,D“其中”)

4、A(④表明王涣处理案件宽严得当,⑤表明王涣处理案件公平,尊重事实,不涉及品格。)5、A(“晚”在这里不是“老年”“晚年”意,而是“后来”的意思;“略举大义”是“大体明晓了主要旨义”。)

6、见译文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以假充真”是指

A.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行为

B.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更多其他作用的产品行为

C.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其他类似作用的产品行为

D.以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扩大其作用性能的产品行为

E.以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而缩小或降低其性能的产品行为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执行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对该财产执行完结的,申请执行人可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B.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C.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D.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1年的财产情况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