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7~20题。(12分)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7~20题。(12分)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5·27)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9·21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19·8)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7·31)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每个1分,共3分)

①已矣乎(    ) ②人皆仰之(    ) ③君而知礼(   )

小题2:依据上下文,在括号内补写出下面两个句子所省略的内容。(每空1分,共3分)

①孔子退,(    )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②巫马期以(    )告(    )

小题3:翻译下列各句:(每句2分,共4分)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

②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小题4:对于人之“过”,孔子发表了哪些观点?请分条简要说明,至少两条。(2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6/01b0b1318ea25ba56eb5bff21bb5f5b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两者温度相等,热传递停止.故答案为:×.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