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

题型:填空题

题目:

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5/541fefd4a96964baaa1490dbd6d18df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期:希望

B.是上下之情也——贼:揣度,揣摩

C.纵使还家,其自归以就死——约:约束

D.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于人情——本:根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必来以冀免——意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C.此必无之事也——彼其于世,未数数

D.信义行于君子,刑戮施于小人——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吹衣

3.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纵囚论》以反对纵囚为主题。下面表示欧阳修反对纵囚的最根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B.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C.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D.信义行于君子,而形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每段议论时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并大量运用对比技巧以形成强劲的说服力。

B.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推勘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反前人的赞许,一针见血地道破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

C.全文以情理、恩德为两经,以太宗、死囚为两纬,丝丝衔接,环环紧扣,明承暗接,前伏后应,使整篇议论交织一体,文势流贯畅达。

D.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李亮与扬扬于1996年结婚。婚后二人感情不和,经常争吵。李亮多次与扬扬协商离婚,均因子女和财产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而作罢。2003年2月,扬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李亮的婚姻关系。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设法院受理扬扬提出的离婚诉讼,但判决生效后,扬扬认为法院判决不公正,她可以下列哪些事项申请再审( )

A.判决涉及的财产分割问题

B.判决允许离婚

C.判决书中的笔误

D.子女的扶养权问题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