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962年10月25日赫鲁晓夫主持召开中央 * * 团会议,尽管他提出化解危机的主张让

题型:选择题

题目:

1962年10月25日赫鲁晓夫主持召开中央 * * 团会议,尽管他提出化解危机的主张让与会者吃惊,但会议还是“一致同意做出妥协”。  10月27日,赫鲁晓夫提出自己对局势发展的新看法,转而强调苏联必须采取强硬态度,中央 * * 团再次“一致表示同意”。10月28日上午,赫鲁晓夫又召开会议讨论对策,整个会议只有赫鲁晓夫一个人在讲话,其他人都保持沉默。最后,会议确定接受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苏联撤出导弹的妥协建;议。以上现象突出说明了          (   )

A.苏联领导层团结和谐

B.在古巴导弹事件中的苏攻美守

C.苏联政府决策机制高度集中

D.赫鲁晓夫破坏了斯大林时期开创的党内民主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2/fb5691204ca7d800feb566821f70e75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调谐信号发生器的振荡器通常为LC振荡器,根据反馈方式,又可分为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也称电感三点式或哈特莱式)及电容反馈式(也称电容三点式或考毕兹式)三种振荡器形式。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大学化学系学生王晓龙欲用该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试剂硫酸亚铊蓄意报复同班同学江某。为此,他到图书馆查阅了《毒理学》、《化学物质毒性全书》等书,得知硫酸亚铊的致死量为8~14mg/Kg。1997年5月1日,他向江某的水杯里投放了200mg硫酸亚铊,但效果不明显。5月3日,为验证硫酸亚铊的毒性,他把与其有过节的同学陆某作为试验对象,“看他死得了死不了,死不了症状又如何”,一次性在陆的奶粉里投入了 500mg的硫酸亚铊。5月5日他再次在江某的水杯里投放了200mg硫酸亚铊。之后,王晓龙与江某和解不成,遂欲置江某于死地。5月17日,他观察到此时陆某中毒症状已很明显,不顾前两次对江的下毒量已接近致死量,再次向他下毒300mg。当看到江某因中毒痛苦不堪时又于心不忍,将江送往医院抢救,并承认是自己下的毒并协助治疗,江某病情得到控制。陆某因与江某症状一致也被送往医院诊治,被确定为铊中毒。经法医鉴定,江陆二人均已构成轻伤。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王晓龙于1997年5月间先后向江某的水杯中三次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为200mg、 200mg、300mg,这三次投毒之间的关系为( )。

A.属同一个故意杀人行为的三个动作,在短期间连续实施,之间存在连续性,是《刑法》所说的连续犯

B.分别构成两个故意伤害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轻罪故意伤害罪为重罪故意杀人罪所吸收,是吸收犯

C.三者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是牵连犯

D.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属累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