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中,担保人的偿付责任从属于或依附于申请人在交易合同项下的义务。申请人是否违约要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中,担保人的偿付责任从属于或依附于申请人在交易合同项下的义务。申请人是否违约要根据基础合同的规定以及实际履行情况来作出判断的,这往往使银行因卷入买卖双方的贸易纠纷而进退两难。

A.从属性保函

B.独立性保函

C.付款保函

D.透支保函

答案: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选考)

大师

  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B.“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C.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D.困境中石匠想到自己的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情投入到雕刻中去,使一尊冰冷的汉白玉石升华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得到了财主的认可。

E.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2)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塑造石匠这个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工程采用打人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取承台的有效高度h0=1050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作答。

已知βhp=0.975,补桩后承台在A桩处的角桩冲切的承载力设计值(kN)最接近下列()项。()

A.1900

B.2100

C.2300

D.2500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H公司2013年6月1日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对外销售A设备一台。设备售价500000元,分5年等额收取,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6月1日,并在设备发出后支付第一期货款。货已发出,第一期货款款已收存银行。该设备的实际生产成本为300000元。企业的会计处理是()。

A、初始确认500000收入

B、初始结转300000成本

C、每年确认100000收入

D、每年结转60000成本

E、每年确认应交增值税1700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