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试述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试述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2/c491fdbd1d43a948419fd84b16cc1e3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B,D,E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般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第二类,“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第三类,“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埠,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杜语《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单就上海一地而言,据统计,1911年上海共有工厂4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28.1%;1931年上海共有工厂837家,占全国工厂总数42.4%。               ——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材料三     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材料四     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                              ——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通商口岸的分类依据。据近代前期通商口岸的分布,指出其演变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材料一中的分类标准,上海应属于第几类口岸?并指出史实依据。据材料二,指出上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费正清认为“条约口岸”有何功能?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中国近代接纳西方生活方式的全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伊豆的舞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是作者28岁时的作品。这是一篇自传体的小说,作者根据自己20岁时去伊豆旅行的体验写成的。

B.作者大量描写了旅途中所见的普通人的生活。这些与小说中的恋情一起,构成了烦恼灭尽,常乐我净的境界,借以歌颂东方古典的虚幻。

C.《伊豆的舞女》以青年学生“我”与流浪艺人结伴而行的七天伊豆之旅为情节主线,以“我”与小舞女的恋情为主要内容展开故事。

D.《伊豆的舞女》重点在情节叙述上,注意用敏锐、纤细的感觉和诗意化的文笔表现爱情本身。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