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喷妥钠含量的根据是 A.λmax为240nm B.λmax为25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喷妥钠含量的根据是

A.λmax为240nm
B.λmax为255nm
C.银量法
D.与铜盐的反应
E.λmax为304nm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2/5be7128582e7fee85bf16582a072d44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细化解析: 原型方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只要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就快速地加以实现,第一个模型就作为以后各方之间的通信的一个基础。随着项目参加者对问题理解程度的加深,模型被逐步地细化和扩充,...

试题推荐
题型:多选题

下面是李明写给小学老师的信(信的内容省略),信的格式有错,请指出错误。[ ]

王老师:

  你好!我们已有好久不见……剩下的话见面时再叙。

此致

  敬礼

               2007.6.10

                 李明

A.称呼“王老师”应顶格写。

B.“王老师”后边的冒号应删去。

C.“敬礼”应另起一行顶格写。

D.“此致敬礼”应顶格写。

E.日期和署名对调位置。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儒学为正宗,兼容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 《中国文化要义》指出,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北至西伯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日本朝鲜,西达葱岭以西,皆在其文化影响圈内……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中国文化之相形见拙,中国文化因外采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并说明秦汉时期“帝国文化”是如何形成的?(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例,说明中国文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并分析中国文化“根本动摇”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