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释】(1)陈亢: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小题1:下列是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教学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B.在教学内容上孔子重视师教与礼教,不但教学生文化知识,还教学生立身处世。

C.孔子认为,不学诗,就不懂怎么说话;不学礼,就无法独立生活。

D.本章还说明了孔子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自己的孩子。小题2:陈亢说自己“问一得三”,这“三”指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这“三”指的是陈亢得到三方面的收获,①知道了关于“诗”的道理,②知道了关于“礼”的道理,③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小题1:

题目分析:“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因此“无法独立生活”的理解有误,应是“不懂怎样立身”。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对“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了学诗可以顺言,知道了学礼可以顺行,知道了智者公平,不独亲其子”。这样句中蕴含的三个道理就显而易见了。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艾青说:“我所努力的对诗的要求是四个方面:_______,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词藻来掩饰空虚;_______,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______,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______,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人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和坠五里雾中。” 

A.朴素 集中 单纯 明快

B.单纯 朴素 明快 集中

C.朴素 单纯 集中 明快

D.单纯 集中 明快 朴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