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日喻说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日喻说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1],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2],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1]籥(yuè):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2]没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烛而得其形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也达:通达

C.转而相之,岂有乎既:尽,完了

D.士知求道而不学务:致力、从事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扣盘得其声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B.以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道青,取之

D.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小题3:下列各项中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B.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D.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小题4:本文主要要运用比喻论证方法阐述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本文是如何运用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 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4分)

(2)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3分)

(3)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1/49edac66bd011c0544394cc60f14c1d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题目分析:海水下降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将空气吸入气室;海水上升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压缩后将空气推入工作室.整个过程是海水推动活塞做功,将海水的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所以选D.点...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