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15分) 冯唐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15分)

冯唐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 * * 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良久,召唐曰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霸业

C.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坐:获罪,犯罪

D.武帝立,末贤良,冯唐举:推举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 冯唐孝著② 申之孝悌之义

B.①赏赐决外②而耻学

C.① 陛下得廉颇、李牧②有槁暴

D.① 委任责成功② 尊贤重士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小题4: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1/2b9292e50b001031468a564e32184ba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可供参考的答案 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或保护环境); ②节约石油资源; ③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2)乙醇汽油密度为 ρ ==(ρ汽V汽+ρ酒V酒)/ (V汽+V酒)有用功为W有=FS =920N×105m=9.2×10...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镌,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拔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 * * 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进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体,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选自高中第三册读本《左忠毅公逸事》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从数骑出从:跟随,跟从

B.叩之寺僧叩:敲击

C.及左公下厂狱狱:案件

D.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檄:公文,上级的命令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则席地倚墙而坐徐而察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和选拔人才。“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这一连串的动作描述,就把左公那种思贤若渴、爱才如子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第二段“狱中斥史”,是表现左光斗崇高品质的重点段落。这段先写监狱防守之严,次写史可法探师心切,再写左光斗的怒斥,最后写史以后“常流涕述其事”,行文严密,语言精练。

C.左光斗声色俱厉训斥史可法,是冈为他用钱贿赂禁卒,这一方面反映出左光斗的崇高品质,另一方面也表现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护之情。

D.本文是写左光斗的逸事,但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也用了一定笔墨写史可法的逸事,从史可法的不忘师恩,到史可法的勤于职守,都是为了衬托和突出左光斗。两个形象相映成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