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语段,完成后面题。(14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语段,完成后面题。(14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郁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B.授之书而习句读者今智乃反不能及

C.非能水也,绝江河小学大遗

D.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师小题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出人/也远矣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望美人/兮天一方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三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1/2a6c1f70391af1e507d4770eff4db4e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同一水平高度;400J (2)200J (3)1000J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天地。

鸽子

  这只鸽子真可爱。它体态轻盈,全身覆(fù)盖着一层洁白的羽毛;翅膀宽大,底下还长着密密层层的细绒毛,呼扇起来还隐隐地会发出一点哨音;一双腿鲜红鲜红的,爪子又利又弯,可以牢牢地抓住东西;嘴又尖又长,对进犯的敌人会毫不留情;一双眼睛炯(jiǒng)炯有神,时时刻刻都在注意周围发生的情况。

1.这段话主要讲小鸽子的_________。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抓住小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来写。

4.照样子,写出小鸽子的身体特点。

例:(轻盈)的体态

(  )的翅膀  (  )的腿   (  )的爪子

(  )的嘴   (  )的羽毛  (  )的眼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