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

题型:实验题

题目: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所得沉淀为___;

猜想2:所得沉淀为___;

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

查阅资料获知,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实验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

【问题讨论】

(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____。

(2)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

①C中盛放Ba(O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1/1e4c76ea82b8d0805b91b22228397e7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E,C,B,E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稀硝酸,并随雨水降至地面与其他物质化合,变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因雷雨而“合成”的氮肥就有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氮肥,相当于5万个小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闪电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我们要积极地预报和预防

B.闪电所蕴含的巨大的电能是我们以后应该发展和利用的

C.闪电能生成5亿吨氮肥

D.闪电在地球肥料的生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故而人类离不开闪电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