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

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人犯在死刑执行前一日,应复奏两次,次日再复奏三次,复奏完毕后,应当执行死刑的,都应当三复奏,然后执行死刑。如果不等到奏报便执行死刑的,处流刑二千里。复奏完毕后,听奏三日才能行刑,如果期限未满而行刑的,徒一年。超过期限奏报的,多一日处杖刑一百,多二日加一等处刑(此处加一等为徒一年——编者注)。但是如果是犯恶逆以上的罪以及部曲杀害主人的罪,行一复奏即可。

试题推荐
题型:默写题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小题1: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小题2: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小题3:晨兴理荒秽,                     。 (        《归园田居》)

小题4:                     ,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鹅鹊》)

小题5: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 * * 《沁园春雪》)

小题6: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小题7: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小题8: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