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德国的()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插画艺术家和书籍设计家,代表作()。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德国的()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插画艺术家和书籍设计家,代表作()。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0/7b42f9addf66fca8b9b7969e0141549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ppletviewer解析: 本题考查小应用程序 Applet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JDK提供的小应用程序浏览器appletviewer命令,另一种是利用支持Applet方式的浏览器。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

③“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比照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     )

④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定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