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实验室里可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 图中:①为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实验室里可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______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图2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写编号字母);冷却后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色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20/67d1342b3542d916cacfb27e28053af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3)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4)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音调悠扬婉转,意蕴绵长。这几天常常在大街小巷听到这首歌,渐渐也熟悉了这旋律。熟悉一首歌是重要的,越听越会觉得平和中自有真挚的感情流露。这首歌的歌词非常短,但其实词短情长,意义很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这里的“我”和“你”,其实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这里,“你”和“我”之间已经有了一种比肩淡定的从容和平和,有了一种相互守望,共同创造世界未来的自信。我们“同住地球村”的意识,“永远一家人”的愿望,都喻示着在这个2008,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和世界之间新的关系。这里所显示的是一个民族的坦然和坦诚,也显示了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这种融入当然不是取消“我”和“你”之间的差异,而是我们在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中展现的新的理想和新的祈愿。中国此时已经能够平视世界,已经能够为世界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分享人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
反复听这首歌,我突然想到了同样是刘欢演唱,同样是曾经唱遍了大街小巷的一首歌。那首歌同样表现的是“我”与“你”的关系,也同样意蕴深沉,但却和《我和你》的意思有相当的不同。这就是1993年的秋天播出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虽然那部电视剧仅仅是讲述一个北京人王启明在纽约的艰难奋斗史,但那首歌却超越了这部电视剧而具有着相当的意义。
我还记得刘欢用激越的声音演唱《千万次的问》,曾经感动过许许多多的人。这首歌可以说也是在表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这里,“我”还是在做出着坚韧的努力,试图融入世界,和“你”平等对话,但这一切却显得如此艰难和如此痛苦。中国还在艰苦地搜索着走向世界的道路,我们还充满着一种对于世界的焦虑。中国和世界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百年的富强之梦,其实就是试图让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融入世界。但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经验,让中国面对世界的时候,难免于仰视和俯视的视角,两者都充满了焦虑。这种“落后”和“挨打”的关联正是中国“现代性”的最为深刻的痛苦:“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困境,“挨打”却是无辜者受到欺凌;“落后”所以要学习和赶超,“挨打”所以要反抗和奋起。反抗和奋起来自一种民族精神,而学习和赶超却是“具体”的文化选择。这就造成了《千万次的问》里面的那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千万里”的追寻,而“你却并不在意”的感慨。“我已经不再是我”的必然,而“你却依然是你”的现实状况,让这首歌自有自己的深沉内涵。二十世纪中国人的艰辛奋斗,其实正是为了争取一个和世界之间的新的关系。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梦想,和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人类贡献中国力量的愿望,正是我们在整个二十世纪不断努力追寻的目标。
但今天,我看到的是在一个蓝色的星球之巅,刘欢和莎拉·布莱曼一起引吭高歌:“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获得了历史和世界的报偿,“我”和“你”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刻。我向你伸出的手也得到了你最好的回应。《我和你》短短的歌词其实道出了我们内心的感动和浪漫的情怀。
两首歌,十五年的距离,跨越了世纪,见证了一个国家和他的人民的成长。
(张颐武《两首歌见证中国的成长》,《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20日)

文章说“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经验,让中国面对世界的时候,难免于仰视和俯视的视角,两者都充满了焦虑。”其中对“仰视和俯视的视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面对世界是仰视,世界面对中国是俯视

B.仰视外国今天的发展,俯视中国过去的落后

C.仰视外国古代的文明,俯视中国今天的地位

D.仰视外国的强大发达,俯视本国的弱小落后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