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1)结合上面选段,简析“大人”(有德行的人)的处事原则。(2分)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孟子在个人修养上阐述了什么观念。(4分)

答案:

(1)有德行的人能够辨别真正的礼和义,对于非礼之礼和非义之义坚决排斥。说话不一定都兑现,做事不一定都彻底,只要落实在“义”上就行。(2分)(2)孟子在此强调在个人修养上要注重选择,要懂得什么是自己该做和不该做的,才会有所作为。首先要“不为”,即不去做不符合礼和不符合义的事情,无论说话和做事都要以礼和义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为”。(4分)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必须先把原文读懂。题中的文段可译为:孟子说:“不合礼仪的礼,不合道义的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肯做的。”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孟子说:“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在此基础上,回答第一问就不难了,只需将三段译文加以总结即可。至于第二问,只要根据这三段文字都讲了“为”与“不为”的问题,就不难概括出“选择”这个词语。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