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哪一种瓣膜只存在于血管和心脏的连通处( ) A.静脉瓣 B.房室瓣 C.动脉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哪一种瓣膜只存在于血管和心脏的连通处(  )

A.静脉瓣

B.房室瓣

C.动脉瓣和静脉瓣

D.动脉瓣

答案: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在四肢的静脉血管里有静脉瓣.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在动脉血管里没有瓣膜.所以只存在于血管和心脏的连通处的瓣膜是动脉瓣.

故选: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五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右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在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进门?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选自《第二届全国微型小说获奖作品集》,有删改)小题1: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小题2:文中画线的语段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3:作者塑造车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请作简要阐述。(6分)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滁:滁州。②及:等到。③修:指欧阳修。④幸:庆幸。

⑤因为:于是就。本:根据。⑥道:称道。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还家(     )

小题3:.下面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属予作文记之②遂书名其亭焉。

B.①不足外人道也②所在敌国者

C.①圣人出四海一②乐其地僻事简

D.①有良田美池桑属②舟车商贾、四方宾客所不至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小题5:分析【甲】【乙】 两文段在写作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4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贸易公司用拥有载货汽车8辆,每辆自重6吨。大客车5辆,均为38座(该地车船税的年税额载重汽车为20元/吨,乘人汽车31座以上400元/辆)。
当年签订购销合同一份,所列金额80万元,借款合同一份,借款金额600万元(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3‰;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0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乘人汽车应缴纳的车船税为______元。

A.1600

B.1760

C.2000

D.232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