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以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的词作家是()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以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的词作家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陆游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8/c8870e59c7f26d466af759ebf6a37f2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解析:[解析] 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两者相比较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 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

试题推荐
题型:不定项选择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甲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丁望风并分得赃物这一情节,下列何种判断是正确的?

A.对甲应定抢劫罪、对丁应定盗窃罪

B.对甲、丁的行为应定盗窃罪

C.甲、丁都应对5万元承担刑事责任

D.甲对5万元承担刑事责任,丁只对3万元承担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