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

题型:实验题

题目: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 有机物的组成,下图中所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择的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燃烧管中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

(4)若准确称取0.9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g,B管质量增加0.54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要确定该有机物分子式,还要___________ 。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8/97e3d910e49ff4de8ff38a96727132a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用技术的传习。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说明]
我国现行使用的公民身份证号码有两种,分别遵循两个国家标准:〖GB 11643-1989〗和〖GB 11643-1999〗。〖CB 11643-1989〗中规定的是15位身份证号码,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六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其中出生日期码不包含世纪数。〖GB 11643 -1999〗中规定的是18位身份证号码,是特征组合码,它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其中,校验码C由本体码按如下过程求得:
(1)计算校验码和S=a18•W18+a17•W17+…+a2•w2,其中i表示18位身份证号,码每一位的序号,从右至左,最左侧为18,最右侧为1;ai表示身份证号码第i位上的号码;wi表示第i位上的权值,其值为2i-1模11的结果;
(2)计算校验码值R,其值为校验和模11的结果;
(3)根据下面对应关系找出校验码C:

R012345678910
C10X98765432
由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18位身份证号码中可能包含非数字的字母X(代表数字10)。下面的应用程序基于这一算法实现了身份证号码的升位查询:


在开发过程中,显示新旧两种身份证号码的文本框(TextBox)分别名为Text1和Text2,“号码升位”按钮(CommandButton)名为Command1。
代码中使用到的字符串函数及功能说明如下:
(1)Len(s):获取字符串s的长度;
(2)Left(s,1):返回字符串s左端长度为1的子串;
(3)Right(s,1):返回字符串s右端长度为1的子串;
(4)Mid(s,p,1):返回字符串s从第P个字符开始长度为1的子串。
[Visual Basic代码]
’计算18位身份证号码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code As String
Dim S As Integer
code = Textl. Text ’提取15位身份证号码
If Len(code) < > 15 Then
MsgBox "ID 号码长度不正确,请检查!"
(1)
End If
code = Left(code, 6) + "19" + (2) (code, 9) ’年份升位
S=0
For i = 18 To 2 Step -1 ’计算校验码和
S = S + Clnf( (3) ) * (2 ^ (i - 1) Mod11)
Next i
(4) ’计算校验码值
Select Case S’确定校验码
Case 0:code = code + "1"
Case 1:code = code + "0"
Case 2:code = code + "X"
Case Else: code = code + CStr( (5) )
End Select
Text2. Text = code ’显示18位身份证号码
End Sub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小提琴、协奏曲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但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表现中国古老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融合中西文化而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

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