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题型:综合题

题目: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
失业人数1400万600万300万85万300万
  

请回答:(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是哪两个国家?(1分)为什么?(5分) 

  (2)德国垄断资本家面对上述情况,做出了什么决定?(1分)试分析原因。(6分)

(3)美国罗斯福总统面临上述形势实施“新政”,请问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

答案:

(1)美国德国。(1分)原因:这次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而且在信贷、工业、农业等各个部门同时发生;(2分)德国是战败国,战后主要靠美国的贷款才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对美国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战后巨额赔款和海外殖民地被瓜分,使得它的经济十分脆弱。(3分)(2)决定:让纳粹党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1分)原因: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战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制约,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使得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特别尖锐。而魏玛政府的软弱无力使得垄断资本家倾向建立独裁统治。(6分)(3)一战后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又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作为借鉴;凯恩斯主义关于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的思想为新政提供理论依据。(6分)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由于美德两国资本主义具体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带来了不同的后果。德国是战败国,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德国无处转移经济危机的苦果。因此相对于美国来说,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还比较薄弱,调节能力差。又由于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国内保守势力比较强大,人们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于是德国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后,改变原来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这些措施适应了美国社会的实际,它虽不能消除经济危机,但它缓和了矛盾,逐步恢复了生产。此题的材料比较简单,但它反映出美德两国都面临着生产大幅度下降,大量工人失业,阶级矛盾尖锐这样一个严峻现实。在理解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美德两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分析它们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此题是一道分析题,需要理论与史实相结合。要解答好此题,学生除了具有再认再现重要历史史实的能力外,还要有较高的分析、归纳能力。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近几年来,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显了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某种成分;①②③④⑤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②③④主要是在细胞内的______中进行的.

(2)在食物链“A→D→C”中,若[C]体内增加5千焦的能量,理论上讲最少需要含______千焦能量的[A].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主要有______.

(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部分的生理过程[①]是______.

(5)“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你应该如何去做?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条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