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学完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后,同学们对我国五千多年灿烂的

题型:开放性试题

题目:

在学完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后,同学们对我国五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某校准备以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及特色文化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完成:

(1)开展宣传活动可采取的形式(列举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搞好这次宣传活动,要作好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及特色文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7/cdeef66b8759ce6bc735b17d65a4a1c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

②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③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④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⑤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⑥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⑦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加粗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禽鸟知山林乐,而不知人

B.已夕阳在山 游人去禽鸟乐

C.负者歌途,行者休

D.颓然其间者 在山水之间也

2.解释加粗的词语。

者歌于途 负:_______

②杂然前者 陈:_______

筹交错  觥:_______

④山肴野  蔌: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