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致爱丽丝 吴敏 人们齐聚在像城堡一样的大厅里,参加一场盛大宴会和舞会。周遭有闪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致爱丽丝

吴敏

       人们齐聚在像城堡一样的大厅里,参加一场盛大宴会和舞会。周遭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颊像玫瑰,鼻子似樱桃,带着欢乐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可爱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圣诞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肩香鬓影,舞姿翩翩,人们快乐的笑声就像那飞舞的雪花四处飘散…… 

        一切就像童话一样。这就是我们印象中关于圣诞节的一个场景。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信仰者纪念基督诞生的节日,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洗,在160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已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在这个节日里,信教或不信教的人们都以圣诞节的名义恣意而纵情狂欢,忙碌和欢乐使人们早已把上帝抛至脑后。

        1810年那个寒冷的圣诞之夜,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哆嗦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美丽善良的爱丽丝跑到斯提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贝多芬问。“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头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就在这个寒冷的圣诞之夜,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到了雷德尔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招引,又若内心深处正在接受神祗的帮助,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雷德尔感动地拥抱了正沉醉在琴声里的贝多芬,“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啊。”

      “不,要感谢美丽可爱的、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小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而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世界。对于苦难中的人们,贝多芬是他们最好和最亲密的朋友——当他们感到忧伤的时候,贝多芬会悄然来到他们身边,一言不发,只在琴弦上唱出他那隐忍的心曲,抚慰着那些忧伤着的人们。

       我想那个圣诞之夜,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快乐成为一串透明的珠子,连成项链,不经意地在我们耳边叮当作响,使施与者和接受者、祝愿者和被祝愿者都能心安。

       其实,过不过圣诞节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我们所要的只是一份快乐和平安,所要倡导的和体现的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因为在平凡的日子里,有太多使我们忽略过又期待过、忘却过又祝愿过的人和事,只要这些都于人于己能够带来快乐,那它必然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贝多芬创作《致爱丽丝》钢琴曲的全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自然段末“忙碌和欢乐使人们早已把上帝抛至脑后”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十自然段说:“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故事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一段中说:“其实,过不过圣诞节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7/94d6ecbf62a670d413dd4ae5e9d46b7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铜块瞬间停止转动,两者粘合在一起,这就是“旋转焊接”技术。下列对焊接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两者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B.使铜块高速旋转目的是为了增大铜块的惯性

C.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

D.铜块和铝块增加的内能是由铜块的机械能转化而来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大   命①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

【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②粞:碎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者其无身之能乎资:供给

B.其反也,犹哭比:及,等到

C.犹食之而不甘:美味

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恣意,放纵小题2:下列句中全都表现唐子关于“天地之道故平”深刻观点的一组是(    )

①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 ②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  ③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     ④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⑤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⑥吾惟无身,是以无患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3分)

译文:                                                  

⑵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