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女,32岁。入院前4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增加,6个月内体重增加25kg。入院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患者女,32岁。入院前4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增加,6个月内体重增加25kg。入院前1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查血压最高可达190/100mmHg,平素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2次)治疗,血压控制在140~160/80~100mmHg。院外行OGTT+INS释放试验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空腹血糖7.3~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7~13.9mmol/L。患者无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体格检查:血压155/95mmHg。身高167cm,体重73kg,BMI26.2kg/m2。皮肤菲薄,腹部可见紫纹。心肺(-)。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可。

患者血ACTH73.2pg/ml(0~46),Cor47.0μg/dl(5~25)。患者进一步应该进行的检查为()

A.卧立位试验

B.酚妥拉明试验

C.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卡托普利试验

E.冷加压试验

F.可乐定试验

G.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1.患者青年女性,院外曾诊断为“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口服药物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体格检查还存在超重、皮肤菲薄和腹部紫纹,应注意皮质醇增多症继发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可能。

2.患者存在血ACTH和Cor水平的增高,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有助于皮质醇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3.患者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提示小剂量不被抑制和大剂量可以抑制,肾上腺CT未见异常,而垂体MRI提示占位,最可能的诊断为库欣病。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3分)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小题1:文章③④两段描绘了社会中一类卑微的母亲,她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请概括。(2分)

小题2: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小题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3分)

小题4:从修辞角度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2分)

小题5: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